本帖最后由 我是ECC32 于 2021-2-19 09:00 编辑
设计或选择一个什么样的线路做833?如何选择833的工作点?的确是一个十分令人纠结的问题。故后学在网上、线下向许多做过833的发烧友请教,其中论坛的雀仔兄、高压兄、胆兵兄和Wtong兄、4344老师等都给过我许多教诲和建议。 首先,后学以为DIY自用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和线路,必须根据自用的音箱来确定,这应是DIY机与商品机的最大不同点。 833工作点确定:根据后学自用的TANNOY Autograph音箱+Monitor Gold -15单元,将833 SE的输出功率定在50W左右。按照这个功率指标研究了833的工作点,研究的对象首先是WAVVAC833,这方面的资料十分少且不系统,仅可粗略参考:它的基本构成是以WE437A输入、KT88(三极管接法)推动、833输出的三级放大线路。其中WE437与KT88级间为直耦,KT88与833级间为推动变压器耦合。推动变压器初次级为反相连接的降压变压器,以获得较强的电流输出,这点对于需要栅极驱动电流的833A2类放大来说,是非常重要的考虑因素。在一定的放大线路结构之下,具体的工作点及电路参数,特别是833输出级的工作参数毫无疑问是关键且敏感的。WAVAC833的屏压810V,屏流250mA,栅偏压约+23V~30V,屏级负载阻抗没有确切资料,推测是在5K左右,总体上是低屏压和大屏流的一种工况设计。 根据之前听过的WAVAC833声音的记忆和自用音箱的特点,本次制作采取相对偏向高屏压低屏流的工作状态,意图是增加刚性的音质特点。将833的屏压定为到1000V,减少屏流至170mA,负载阻抗取6K。在栅极驱动电压100Vpp(+50V~-50V)、栅极输入峰值电流50mA的条件下,最大输出功率为60W,阴极上加了反馈,以降低本级失真。针对833的35倍放大系数,采用了大环路负反馈,降低整机失真、得到合适的整机增益。
推动管及线路确定:可用于833的推动的管子、线路方式非常多。 表1为胆兵兄所制表格,是我选定推动管的主要依据 KT88三极管接法的内阻670欧姆,低于300B、2A3等,对于推动管来说非常合适。 第一级管子的选取对一部放大器而言至关重要,它直接决定了整个放大器的声音走向。先于2019年初完成了E280F,后在2020年完成了WE437A作为第一级放大管的833后级。
833屏极1000V电源为一个独立的电源变压器,用倍压整流CLC滤波的方式供电,此举的优点在于,把高压与其它电源隔离开,以避免不同电源组(尤其是有整流滤波中大容量电容产生的充放电尖峰的绕组)之间的相互干扰,对变压器自身的绕组绝缘结构也是有利的。833的栅极由可调的三端稳压电路供给,栅极供电的稳定性不仅可以减低噪声有利,对减低失真也是有利的,采用可调电压输出,是因为833管的离散性,在额定的静态屏流时,每只833所需的栅偏压并非一致。833的灯丝由直流供电,主要的考虑也是减低噪声。因为833灯丝为10V10A,灯丝滤波电感制作非常有难度,退而求其次用了C滤波+灯丝平衡电位器的方式。
833末级是A2类放大,相比其他类型不仅需要推动电压,也需要推动电流,并且栅极输入阻抗变化很大,对推动级的要求有较高的电流和较低的内阻,用KT88三极管接法时,它的屏极内阻约在670欧,可比300B/2A3之类的直热三极管,而输出电流的能力要优于后者,在音质上是雄浑大气的风格。KT88B1+位425V,屏流43mA,屏极负载阻抗5K,推动变压器次级是两组的10K并联,初次级的变比约是1:0.7,在此状态下,本级的电压输出能力在200Vpp,峰值输出电流60mA,已经满足上述833设定的栅极推动条件了,并且还有一定的裕量。第一级输入电压放大管WE437,以直藕的方式驱动KT88。WE437的屏极负载电阻是15K,比通常输入放大级的屏阻要小几倍,这主要是KT88三极管接法的栅极输入电容比较大的原因,用较低的屏极电阻,对改善回路的高频性能有利,相应提高音质的鲜活感与色彩感。WE437的阴极偏置由240欧和5欧两只电阻串接,5欧同时兼整机大环路反馈的分压电阻。一般而言,在条件允许之下,反馈回路的低内阻化是有利的。输入放大WE437和推动KT88部分的电压放大量约是120倍,833输出级连同输出变压器约0.4倍,整机开环增益约在50倍,闭环后的增益是13倍,反馈量约为-12dB,这是一个适度的量。应该说,在不同的播放系统中,匹配不同的音箱时候,反馈量的调整变化,对音质的影响是敏感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