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帖最后由 我是ECC32 于 2021-2-17 18:03 编辑
缘起
2015年,按照“时间计划”完成了第二波----旁热管KT88推挽后级。当时的线路是:一级共阴放大、一级长尾倒相、固定栅偏压、超线性接法的主放大线路,2016年又按照GEC手册推荐的自动平衡倒相输入,共阴推动放大,末级自给栅偏压超线性功率放大输出的线路制作了MKII,电源都是晶体管倍压整流、使用了"思碧"电解电容滤波。同年冬天,相识相交多年的4344老师来访。4344老师是胆艺轩初创时期结识的老友,他学识渊博、电路技术上造诣颇深、是后学的良师益友。两人好久不见,握手言欢、吃喝聊天、不亦乐乎。
4344老师造访期间,KT88PP是我的后级主力,讨论的话题针对它也比较多,4344老师认为GEC这个线路是英式放大器精细而保守设计的典范。而我依然对它的声音表现不满意。 2019年,我回访4344老师期间,两人就如何进行旁热管推挽后级改造进行了详细讨论,最终决定采用4344老师设计的“走资派还在走”的晶体管输入、推动级+KT150电子管制作。 KT150是目前仍然在产的单管最大功率的旁热管,也被当前诸多放大器制造厂所采用,日本权威杂志《管球王国》2018年No.4曾有一篇专稿,试听、评价了当时市面上可以买到的KT66\77\88\90\120\150等6类13种管子,对KT150的结论性评价是:“管弦乐是悠扬不迫的堂堂回响,兼顾大输出与纤细度的最新设计管”
。根据严谨认真的日本人的评价、请教一些KT150机器的拥有者以及曾经听过的机器,后学认为其符合我对声音的追求方向。 |